01.jpg (鳥瞰聖特羅佩)

兩周以來我們拜訪了蔚藍海岸大約九個地方,首先讓我介紹位於聖特羅佩海灣 (Gulf of Saint-Tropez)附近的聖特羅佩(Saint Tropez)、桑特馬克西默(Stainte Maximume)及濱海卡瓦萊勒(Cavalaire-sur-mer)。聖特羅佩在台灣知名度不高,但它是蔚藍海岸最重要的觀光城市之一,夏季每天有10萬人次造訪,更是國際旅遊新貴(jet-set)的最愛。長久以來聖特羅佩為軍事要塞(堡壘Citadel)兼漁村,20世紀初它的美吸引現代藝術畫家保羅·希涅克(Paul Signac)、馬提斯(Henri Matisse)、Pierre Bonnard及Albert Marquet前往創作。1920年代時尚大師-香奈兒(Coco Chanel)常來度假,間接促成她創造"曬日光浴、擁有古銅膚色"的流行。1956年法國電影"上帝創造女人"(Et Dieu… créa la femme)捧紅了碧姬芭杜(Brigitte Bardot),也讓拍攝地-聖特羅佩成為國際觀光城市。自此之後,它一直是名流人士度假和置產的熱門地點。

02.jpg (在St. Maxime等待登船前往St. Tropez的觀光客)

我們原本打算直接在聖特羅佩登陸,可惜海港沒有船位,我們轉至桑特馬克西默港(Port de St. Maxime)泊船。隔天搭乘接駁船至St. Tropez,來回票價只要14歐元,一趟15分鐘。(http://www.bateauxverts.com/en/navettes/) 下圖為舊聖特羅佩港(Vieux Port),泊有許多豪華船艇。黃色屋頂建築物是當地地標-建於16世紀的聖母教堂(L'église Notre-Dame-de-l'Assomption de Saint-Tropez)。

03.jpg

二次大戰期間,德國自1940年6月佔領法國。1944年8月美國開啟了解放法國的軍事行動,聖特羅佩是普羅旺斯地區最早獲得自由的城市,卻遭受嚴重的破壞,直到戰後重建才恢復原貌。港邊有登陸行動的紀念碑。

04.jpg

南北包圍舊港的兩個堡壘。

05.jpg06.jpg

我們進入城區走逛。右邊是賈爾利耶塔(Tour Jarlier)。

IMG_8270.JPG

巷弄內藏有許多可愛的餐廳。  

07.jpg

接著我們前往建於17世紀初的大堡壘(Citadelle de Saint-Tropez),現為海洋博物館(le musée d'histoire maritime de Saint-Tropez),門票2歐元。這是我這兩周來唯一的文藝活動。

08.jpg09.jpg

堡壘的大砲。對岸看得見桑特馬克西默(St. Maxime)。

10.jpg

後來我們回到舊港主要大道,在咖啡廳(Le Bailli)休息。

11.jpg12.jpg

順便介紹以聖特羅佩命名的蔚藍海岸特色點心-特羅佩蛋糕(Tarte tropézienne)。1950年代波蘭裔甜點師傅Alexandre Micka以家鄉的食譜創造以橙花麵包夾鮮奶油的甜點。個人認為吃起來口味很像台灣麵包店常見的奶油麵包

13.jpg

---------------

桑特馬克西默(St. Maxime)位於聖特羅佩對岸,我們在此待了兩晚。這裡有老城、市集和沙灘,也是歐美人士趨之若鶩的觀光勝地。我對桑特馬克西默印象最深的是"異常乾淨的海港"及"穿戴整齊的貴氣觀光客"。

14.jpg

下圖中為教堂(L'église de Sainte-Maxime)和古方塔(Tour carré)。

15.jpg

老城區餐廳酒吧林立,晚上也好熱鬧。

16.jpg17.jpg

綿延不絕的沙灘和當地地標-拱橋。

18.jpg

待在桑特馬克西默的第二晚,我準備了台式晚餐: 宮保雞丁和涼拌黃瓜。很開心大獲好評,甚至義大利舞棍阿伯接收了我的乾辣椒和麻椒,打算回家試做!

b3 b1 b2 

--------------

19.jpg

離開桑特馬克西默,我們開船前往南方的濱海卡瓦萊勒(Cavalaire-sur-Mer)。這個城鎮市容摩登,商業活動活躍。一大早就有好多觀光客在鬧區喝咖啡、用餐。我在這裡也採買了不少紀念品。(平時對薰衣草無感的我,忍不住買了好幾個薰衣草香包。)

30.jpg

我在市集看到好多XX  à la Provençale即普羅旺斯香料及番茄調味的食物,最後我則帶回一片普羅旺斯披薩(Pissaladière,一片3.5歐元)。這個地方特產有披薩的麵皮,但不含番茄醬,主要以洋蔥丁鋪底,再以黑橄欖和鯷魚點綴,吃起來干鹹。改天想在家裡試做看看!

31.jpg  

arrow
arrow

    瑰娜-瑞士新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