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正月初二(2月1日)我們和爸媽拜訪了王功漁港與美食街。王功位於彰化縣芳苑鄉王功、博愛、和平、民生及興仁等五村交界。舊時地方以主祀池王爺的宮廟為名,稱做「王宮」,直到國民政府遷台後,才改名為「王功」。因為王功海岸為平坦的沙泥地,漲退潮變化大,所以環境適合牡蠣生長,養蚵歷史已有三百多年。現今這裡是吃蚵仔大餐、看蚵田和體驗採蚵的彰化前十大熱門旅遊景點之一。除此之外,王功的紅樹林生態與漁港風情也獨具魅力,值得一看。我們大約中午抵達王功漁港,馬上直衝美食區!
這裡很像小型夜市,以海鮮小吃為大宗。
這攤專賣各類海鮮炸物:魷魚酥、龍珠、蚵仔酥、章魚酥、蝦猴酥、一口蟹、丁香魚、水晶魚和喜相逢等,看得我心花怒放。 我們點了蚵仔酥和喜相逢。蚵仔酥又香又酥又甜,超好吃!
在瑞士想吃牡蠣,還有西洋蠔可做代替品,至於有魚卵的小魚就完全吃不到了,因此吃到"喜相逢"讓我揪感心!!!
我們還在隔壁攤買了炸花枝丸和蚵仔餡餅。蚵仔餡餅的做法類似韭菜盒子,半圓型的麵皮填有蚵仔、韭菜和冬粉,再下鍋油炸。花枝丸是我老公點的。自從在家吃了我媽料理的純料花枝丸,他就愛上這一味! 這攤的花枝丸吃得到海鮮,味道很讚,我們忍不住加買一串。BTW:右邊的大圈圈是以花枝漿製成的炸物。點菜後,老闆再切塊油炸。
老公突然想試吃台灣香腸,因此我在"漁港"美食區硬著頭皮買了一支香腸。吃了兩口,他覺得太甜,剩下的就全交給我了。
填飽肚子後,美食區隔壁還有蚵藝文化館可以欣賞蚵殼藝術和購買伴手禮。
美食區後方則有深入濕地的木棧道,可近距離觀察王功紅樹林生態保護區。
風車與紅樹林。
燈塔與溼地,
濕地滿佈白色點點。 這些可是擁有大單螯的招潮蟹。
''
近水區則有彈塗魚。彈塗魚擁有強大的胸鰭,能以皮膚和鰓室的水分呼吸,適應水陸生活,甚至可以爬樹!雖然列為保育類動物,我妹竟然在台南公司聚餐的場合見過"炸彈塗魚"這道菜! 看到照片時,我都快要流淚了。
註:經過CR指證,台南縣七股、北門一代有大彈塗魚養殖,可以食用。
後來我們行經芳苑燈塔,遠望"王者之弓"橋來到海堤。芳苑燈塔建於1983年,塔高37.9公尺,黑白相間的直條紋造型獨具特色;"王者之弓"橋長82公尺,名字取自王功("王"者之"弓"),是觀賞夕照的最佳據點。
可惜我們抵達海堤時正是漲潮時刻,只看到養殖牡蠣的網架,不見蚵車來往的蚵田風景。
隨後來到美食街-芳漢路王功段續攤。這裡是蚵仔控的天堂,蚵仔煎、蚵嗲、蚵仔酥、蚵仔湯、蚵仔麵線等蚵仔料理應有盡有!
大街上當地人以剖刀流暢地剖開蚵殼。除了供應鄰近餐廳源源不絕的食材,這些攤子通常也提供新鮮牡蠣的零售服務。猶記得,小時候我爸曾經開車載我來王功。那時候王功只是荒蕪偏僻的小漁村,陣陣海風吹來,連呼吸都覺得苦澀,充滿"青蚵嫂"式的悲情氛圍。離開前,好心的客戶贈送了我們一袋牡蠣,為當天全家人的晚餐加菜,那鮮美的滋味一直深藏在我腦海裡...。
最後,我們誤打誤撞去了經營有六十多年,以蚵仔酥發明成名的美食餐廳-洪維身蚵仔炸。因為先前吃了不少東西,所以我在"蚵嗲"和"蚵仔煎"兩道菜中忍痛放棄蚵嗲,只點了蚵仔煎。這蚵仔煎的太白粉量出奇的少,而且煎得好酥脆,算是我目前嚐過的同道小吃排行有前三名呀!
兩周的台灣假期一下子便結束了。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與世隔絕沒有無線網路的中部老家。雖然我們做了幾天的台北與高雄小旅行,但因為行程被銀行辦事、必需品購物和例行性看診等活動填滿,所以每天都過得很忙碌,只擠出少少的時間與幾位熟識的親友見面。最慘的是,假期開始我便吃壞了肚子,無法盡情享用台灣美食。然而,什麼事都比不上我和父母在一起這麼開心! 這兩周我們幾乎24小時形影不離,我還吃了不少"媽媽的味道"正宗料理(胃腸不適還是照吃)。離別時,我們依依不捨,從沒抱過爸爸的我忍不住緊緊地擁抱他和媽媽。現在我們已相隔萬里,我好想念好想念他們,引領期盼下次的見面!!!
參考資料:
王功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7%8E%8B%E5%8A%9F%E6%9D%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