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8日老公因為工作的關係去納沙泰爾(Neuchâtel),也順便帶我去。 納沙泰爾位於納沙泰爾湖(Lake Neuchâtel)西北方,是同名行政區(州)的首府。當老公工作時,我便在市區閒晃。下圖是納沙泰爾市的郵局總部(Poste principale),外觀非常雄偉。
我匆匆行經鬧區往山丘的方向走。此圖是普立廣場(Place de Pury),背景為山丘上的協同教堂(Eglise Collégiale de Neuchâtel) 。
c
沿著蘋果樹路(Rue du Pommier)走上山丘。前方是十層樓高的監獄塔(Tour des Prisons),4月-10月每天開放民眾參觀。
爬上捷徑的階梯,可直通城堡路(Rue du Château)。右邊是城堡噴泉(Fontaine du château),沿著前方的階梯行走,即是著名的古蹟區。
左手邊是建於12-13世紀的協同教堂(Eglise Collégiale de Neuchâtel)與納沙泰爾城堡(Château Neuchâtel)。其實城堡位於教會的後方,我整個錯過了。 下圖倒是可看見城堡的邊角。
上階梯右手邊就是堡壘(City Fortifications)。
堡壘上可眺望納沙泰爾湖(lac de Neuchâtel)。
堡壘有兩張18世紀建造的石椅。這兩張石椅的來歷可不小。1833年9月法國文豪巴爾札特(Honoré de Balzac)與他的妻子-波蘭貴族漢斯卡夫人(Eveline Hańska)在納沙泰爾當時名為克萊特(le Crêt)的山丘相遇。這兩張石椅可是他們見面時坐過的,後來因為物換星移而移到現址。(以上資料來自於現場的導覽。) 我以前在學校讀過巴爾札特的小說-高老頭(Le Père Goriot )。雖然石椅很有歷史意義,但我總覺得陰森森的,不敢坐下去。
監獄塔與堡壘全貌。
沿著城堡路(Rue du Château)往東邊的市區走,於蘋果樹路(Rue du Pommier)交界處有一座建造於1664年的格里佛噴泉(Fontaine du Griffon),還可看到狄耶斯鐘塔(Tour de Diesse)。
接下來就會看到建於1581年的旗幟噴泉(Fontaine du Banneret )。
城堡路右轉接寶藏路(Rue de Trésor)處有一座小商場,名為科貝特通道(Passage des Corbets)。它的特色是納沙泰爾典型附有螺旋樓梯的封閉式庭院。我個人覺得很有阿拉伯風。
沿著寶藏路南走即抵達納沙泰爾最有名的亞爾廣場(Place des Halles/ Market Square)。廣場周邊全為建造於18世紀的房舍,最有名的建築就是造型獨特的亞爾之屋(la Maison des Halles, 1570年),現今是一家餐廳。
亞爾之屋。
與亞爾廣場東面平行的是全城交通中心-普利廣場(La place Pury)。 廣場上有一座大衛普利(David de Pury, 1709-1786)的銅像。普利出生於納沙泰爾,長期旅居葡萄牙,是位商業鉅富。他晚年立下遺產捐獻予故鄉的遺囑,所以當時人口只有2000人的納沙泰爾卻收到普利現值60億瑞朗的遺產(18世紀的瑞士還是很窮困的牧農業國)。普利自此被視為納沙泰爾市的大恩人。今晚的我有點多愁善感。讀到普利偉大的事蹟,我竟然感動到想流淚。如果我是當地學校的老師,我一定要告訴每位學生普利的故事呀!
當然,不免俗我去納沙泰爾湖畔散步。這邊看不到阿爾卑斯山,所以沒有日內瓦湖/雷蒙湖般壯麗的景色,而且氣溫零下3度的湖邊超凍的!!!
氣溫零下3度,噴泉水都結冰了。 其實這還好。去年2月零下15度時,蘇黎世火車站的噴泉整個結凍,水還來不及流出就凍住了。
後來,老公辦完事,我們在Rue des Terreaux的Les Brasseurs餐廳喝茶。羅馬柱建築是建於1790年的市政府(Hôtel-de-Ville),資金來源是大衛普利的遺產。
開車離開時看見的聖母教堂(Notre-Dame Church)和納沙泰爾賭場(Neuchâtel Casino)。
1月18日晚上我們在婆婆家過夜,晚餐一起圍爐吃起司火鍋。當晚又開始飄雪。在此與大家分享19日回家路上我拍的一系列雪景照片。
參考資料:
http://europeforvisitors.com/switzaustria/articles/neuchatel-sights.htm
http://www.latlon-europe.com/neuchatel/fr/monument_T01.htm
http://www.switzerland-trips.com/Neuchatel/Neuchatel-Hotels-Tourist-Info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