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鳳梨酥是NG率最低的台灣美食。我身邊的瑞士親友凡是吃過這款台灣點心的100%讚不絕口。除了歐洲人有特殊的熱帶水果情節外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「很好吃呀!」。 我先生與友人S嚐過好幾家鳳梨酥,吃出心得來。某天他們認真向我分析:「這牌的鳳梨酥皮比較軟」、「第一次吃的酥皮奶味重」、「上次吃的餡比較酸、纖維感比較粗」.....。完全是鳳梨酥達人的架式呀! 喜歡吃鳳梨酥的我,在家做了好幾次。在此與大家分享食譜。
材料明細: 1) 「鳳梨醬」 鳳梨1顆(1kg)、糖400g、黃油Butter80g (一份12g,大約45份); 2) 「酥皮」低筋麵粉180g、黃油Butter60g、鮮奶油Cream30g、糖25g、蛋1顆 (一份35g,大約11份)。做法: 1) 切鳳梨,以攪拌機絞碎,加熱並不時攪拌。
2) 鳳梨泥水分蒸發後,再加入糖和奶油。
3) 繼續滾煮,並且不時攪拌到乾。很多食譜建議添加麥芽糖,幫助呈現黏稠狀。其實,只要加糖煮,就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。
4) 鳳梨醬以每12公克做為一份。(冷藏可保存一個月)。5) 把所有酥皮材料混合後,以每35公克做為一份
6) 酥皮包裹鳳梨醬,填入專用模。(感謝媽媽送我鳳梨酥專用模! )
8) 以180度兩面各烤12分鐘即完成。
我的親友都很喜歡我做的鳳梨酥,尤其內餡酸甜,吃起來有微X山丘的口感。然而,餅皮方面,有人比較喜歡吃軟的,有人比較喜歡吃硬的,很難拿捏。如果大家有不錯的酥皮配方,歡迎與我分享喔。感謝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